• 刑事法律咨询
  • 法律服务热线

    400668616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律师文集 刑事案件 走私犯罪 广州走私犯罪律师

    被商场货架物品砸伤,赔偿流程?

    2024年5月22日  广州走私犯罪律师   http://www.580xsls.cn/
    导读:消费者在商场购物时,如因商场管理不善导致货架物品掉落砸伤,商场作为经营管理者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对受害者进行赔偿。赔偿流程涉及现场处理、证据收集、责任认定、协商调解或诉讼等多个环节。

    被商场货架物品砸伤,赔偿流程?

    1.侵权责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商场对其内部环境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确保顾客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第十八条、第四十条

    赔偿流程:

    1.现场处置: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立即通知商场工作人员,必要时呼叫急救并报警,保留现场证据。

    2.收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现场照片、监控录像、医疗诊断书、治疗费用发票、误工证明等,这些都是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

    3.责任认定:商场管理方应对事故进行调查,确认是否因管理不善导致事故发生。受害者也可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

    4.协商调解:受害者或其代理人可与商场进行协商,提出赔偿要求。双方可选择在消费者协会或相关调解机构的协助下进行调解。

    5.提起诉讼:若协商不成,受害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必要的营养费,以及因伤致残的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无证驾驶致事故,保险是否有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框架下,无证驾驶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法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无证驾驶不仅威胁公共安全,也违反了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中的通常免责条款。

    对于保险是否有效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保险合同的内容。大多数车辆保险合同中会明确列明“无证驾驶”作为保险公司的免责情形之一。这意味着,如果驾驶员在未取得合法驾驶证的情况下驾车并导致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有权依据合同约定拒绝赔偿第三者责任险及车辆损失等直接因该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这是基于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即合同双方应诚实守信,遵守合同约定尽管对因无证驾驶造成的车辆损失和驾驶员责任可能不予赔偿,但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交强险(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作为一种法定强制保险,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基本权益。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存在无证驾驶的情形,交强险仍可能需要在限额内对第三方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赔付,但这并不代表对违法驾驶行为的认可,保险公司赔付后通常有权向责任人追偿。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五条:“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无证驾驶致事故时,除交强险可能在特定范围内对第三方损失进行赔付外,商业保险往往依据合同条款将此类行为列为免责范围,从而可能拒绝赔偿提醒所有驾驶人员必须合法持证驾驶,以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并维护自身的保险权益。

    遭遇商场内意外伤害时,消费者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合理合法地寻求赔偿。同时,商场作为经营者,应不断强化安全管理,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来源: 刑事法律咨询  Tags: 被商场货架物品砸伤,赔偿流程?

    Copyright ©2008-2025

    刑事法律咨询

    版权所有 |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2023023497号-5 法律咨询热线:4006686166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